這個意思就是說
台灣的儀器最低值就是2ppm(起跳就是2ppm的意思)
含量0.00001的也是2ppm
含量1.99的也是2ppm
哇咧~
怎麼不早說清楚
害我誤會了前衛生署署長
再加上媒體一直在往他欲為廠商脫困方面煽火
唉呀~真的是冤枉他了
那現在葉金川說的零檢出又該怎麼辦?
等全台僅有的10多台質譜儀輪班驗嗎?
那可有的等囉~
但是全面下架是對的
讓廠商們去跳腳
誰叫他們要貪圖便宜進次級品
要是不耐久等
就趕緊自行送檢驗
盡快澄清
證明自己的清白
只是這又讓我想起
阿~之前不是一直說原物料高漲受不了
所以要調漲什麼的
可是你們明明都用更便宜的大陸貨了
卻連維持原價都不肯
還一直漲....><
要不是這次毒奶粉事件
我還真不知道原來你們都是用這些東西呢...
不過我好像不應該說這是毒奶粉
因為它...
明明就毒不過我們台灣的特產---戴奧辛.鎘米!!!(這該驕傲嗎 @@)
聯合晚報 記者邵冰如 台北報導 2008.09.26 03:07 pm
衛生署前天政策轉彎,決定食品的三聚氰胺容許值為2.5ppm ,
關鍵來自現有儀器液相層析儀 (HPLC)的檢測力只到2ppm 。
農委會研究人員和民間生技檢驗業者今天證實,
目前使用最普遍的HPLC,確實精密度有限,
唯有進一步使用質譜儀(LC-MS/MS)才能精密驗到0.05PPM。
但質譜儀一台要價2000萬元,
每年維護費上百萬,成本太高,
全台目前不超過10台,
而且用質譜儀驗三聚氰胺,每一件的檢驗費要價三、五千元。
也就是說,台灣目前確實沒有能力全面做到百分之百最精密的檢驗,
許多檢驗報告顯示的「未含三聚氰胺」,的確會有盲點。
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,曾任畜產試驗所所長,他指出,
其實不只台灣,其他先進國家也都在摸索三聚氰胺的檢驗方法,
因為真的很少有國家會檢驗食品是否含三聚氰胺;台灣也一樣在摸索中,
現階段最常使用的就是液相層析儀,但它的檢測極限只到2ppm,
在檢測程序上只能算是做到「篩檢」出有沒有而已。
他說,如果食品標準要規定採用0ppm,就代表所有檢測都得改用質譜儀,
檢驗時才能真正測出三聚氰胺的「定量」,
檢驗結果才精準有意義,但即使在歐美,質譜儀都不是很普遍。
德國杜夫萊因食品生技公司副總陳君如,曾是農委會科技處長,他也說,
一台質譜儀要價約2000萬元,
台灣只有少數的研究檢測單位和民間業者有能力「養」這種儀器,成本非常高;
以該公司來說,使用質譜儀檢驗三聚氰胺,
每件收費約4000元,檢驗結果平均要等上三天左右。
【2008/09/26 聯合晚報】http://udn.com/NEWS/NATIONAL/NAT2/4534304.shtml